国米边缘五将战马竞阅兵:双星给出不错答卷 一人几乎可判死刑
在地中海南岸的班加西,国米与马竞进行了一场热身赛,蓝黑军1-1打平,点球大战2-4落败。
两队都有大批国脚缺席,只能派上一线队+梯队混合编队出战,但由于赛事组织方拿出了血本(两队至少能收获300万欧元,这对穷队国米来说简直是巨款),所以两队踢的比较投入。
证据就是:国米U23的博沃拼到伤退,马竞也有新星科斯蒂斯受伤只能哭着离场。从这个角度说,此战虽是友谊赛,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对于蓝黑军来说,此战也是检验边缘球员的好机会 。
如阿切尔比、姆希塔良、博尼等人,当然不是此战观察的重点,他们的一线队地位较为巩固,没必要用友谊赛来证明自己。
如博沃、斯皮纳切这样U23的骨干成员,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在一线队拼杀。
因此, 门将何塞普·马丁内斯,后卫比塞克、帕拉西奥斯,中场迪乌夫、路易斯·恩里克这五名近期出场机会偏少的球员,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。

从表现和状态来看, 马丁内斯、比塞克两人,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。
此战马竞在攻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,射门次数13比5、射正次数8比3大幅领先。
但马丁内斯制造了7次扑救,所以90分钟双方难分高下。
点球大战里,马丁内斯也有过判断对方向,险些扑出点球的不错表现。总得来说,马丁内斯此战的表现,配得上后续赛事继续获得出场时间。

比塞克的表现,得分两面来评价。
一方面,他利用姆希塔良的角球,一记强有力的冲顶破门,帮助国米避免了败局,将他的长板展示得淋漓尽致,这一点不得不赞。

另一方面,防守方面,比塞克则表现出了两面性。
“刚正面”他还是可以的,3次解围、1次拦截,头上脚下对抗成功率75%,都是亮点。
但隐患也很明显,对上马竞的技术型突击手,比塞克在转身速度、第二落点反应方面,还是让人比较揪心。
此外,进球后,比塞克也没有庆祝,而是情绪低落。显然,作为上赛季的“半主力”,本赛季他沦为铁板凳,多少还是有些小情绪。可以理解。
就表现来看,他确实很难威胁健康的阿坎吉的地位。但话说回来,这名球员,国米该用还得用,这不单单是因为比塞克有长板,也是因为,随着阿切尔比、达米安等人的老迈,国米也需要用比塞克这样的年轻人来补充防线的厚度和活力。且看齐沃接下来怎样安排轮换吧,再怎样,阿坎吉也不可能一人撑起三线作战。

迪乌夫、恩里克两名新援表现中等或中等偏下,有些许亮点,也有很多槽点 。
迪乌夫的亮点,是他的对抗表现,5次一对一对抗赢下4次,马竞球员与他对抗讨不到丝毫便宜,只能不断对他犯规,他赢得3个任意球。此外,迪乌夫还实现了6次夺回球权,下半场一些瞬间,他带球突然提速推进,那几波策动反击,声势不小——这种能力确实是国米非常、非常稀缺的,如果哪个国米主力中场有这种才华,怕是国米球迷都能笑开了花。
他的槽点,是防守总是“跑不对点”(所以上半场还不如博沃上镜),传球成功率虽不算低(42传36准),但有不少传球,或是让队友接起来很别扭,只能减速才能接到;或是从对手脚边过去,有较大的被断风险。这都是磨合问题,22岁的年轻人还是需要时间。

恩里克的亮点是两个:其一,上半场踢左路,下半场踢右路,表现出了“左右都能顶”的特质。其二,与世俱杯时期相比,他如今投入防守的积极性提升很多,全场2次拦截、4次解围,特别是7次夺回球权,两队第一。

他的槽点在于,他小的失误偏多,节奏方面,与球队格格不入,很多时候确实很拼,可都在做无用功。
他的速度、爆发力确实出类拔萃,但并未实质上帮到球队(此战2次尝试过人,1次成功,并未制造威胁)。下半场去到右路后,他传出过一记很有威胁的好球,问题在于,这样的亮点,确实太少了。

最令人失望的,无疑是帕拉西奥斯 。
这位22岁的阿根廷新星,夏窗时拒绝了很多中小球队的邀请,坚持留在国米。然而,齐沃正式比赛一秒钟的出场时间都没给他,整个一线队里,就他和第三门将没有出过场,很明显他不在教练计划中。

此战本该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。可是,面对卡洛斯·马丁的突击,帕拉西奥斯在身位占据优势的前提下,做出了一系列最糟糕的防守选择,导致丢球。以至于阿切尔比都恼了,对着他埋怨。

原本就不在教练计划中,看到如此表现,谁还敢让帕拉西奥斯承担重任呢……也许,冬窗的时候,年轻人应该摆正心态,先转会去支能让他出场的球队熟悉欧洲联赛,就别挑挑拣拣了。22岁的年纪,能打上比赛,才是最重要的。